傳統(tǒng)振動設備噪音堪比車間?這款電磁式試驗機的靜音設計,難道不適合?
點擊次數(shù):8 更新時間:2025-07-08
設計的技術內核
設備采用 “主動降噪 + 被動隔音" 的復合聲學方案。電磁激振器作為核心聲源,通過三項改進實現(xiàn)源頭降噪:磁路氣隙采用 0.01mm 級精密研磨,減少磁場不均勻導致的電磁噪音;線圈骨架選用玻璃纖維增強 PBT 材料,其阻尼系數(shù)是傳統(tǒng)金屬骨架的 3 倍,抑制高頻振動輻射;驅動電路采用 Class D 數(shù)字功放,開關頻率提升至 200kHz,遠離人耳敏感的 20Hz-20kHz 頻段。

被動隔音系統(tǒng)形成多重聲學屏障:振動臺面與底座間安裝特種橡膠減震器,阻尼比達 0.35,可衰減 90% 的振動傳遞;設備外殼采用 5 層復合結構(依次為鍍鋅鋼板、阻尼膠、蜂窩鋁、吸音棉、穿孔板),空氣聲隔聲量達 42dB;散熱風扇配備消聲風道,氣流噪音降低至 45dB 以下。 與性能的協(xié)同實現(xiàn)
設計并未犧牲振動性能。通過激光干涉儀實時監(jiān)測,在 10kHz 高頻振動時,設備振幅穩(wěn)定性仍保持在 ±0.002mm,與非本持平。主動降噪模塊通過麥克風采集環(huán)境噪音,經(jīng) DSP 處理器生成反相聲波,在 100-500Hz 頻段可額外衰減 15dB 噪音,且響應時間≤10ms,不影響振動參數(shù)精度。


針對低頻共振噪音,設備開發(fā)了模態(tài)優(yōu)化算法,通過調整臺面質量分布,避開 200-500Hz 的結構共振峰,實測在激振力 50kN 工況下,結構輻射噪音較傳統(tǒng)設計降低 28dB。 帶來的場景革新
在聲學實驗室中,60dB 的運行噪音不會干擾麥克風、聲傳感器等聲學元件的振動測試,避免傳統(tǒng)設備因噪音疊加導致的測試誤差;在電子車間的潔凈區(qū),低噪音特性使其可直接嵌入生產(chǎn)線,實現(xiàn)邊測試邊裝配的高效流程;在高校實驗室,無需單獨建設隔音間,降低場地改造費用 30% 以上。